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的必由之路。近年來,岳陽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岳陽職院”)以國家、省級“雙高計劃”建設與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創建為引領,緊密對接湖南“4×4”現代化產業體系、岳陽市“1+3+X”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需求,積極與行業企業合作,加快構建產教良性互動、校企優勢互補的產教深度融合發展格局。
健全產教融合機制
立足區域產教融合與產業發展需要,岳陽市出臺《關于深化岳陽職業教育集團改革 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實施意見》。集團由分管教育的副市長兼任理事長,成立產教融合委員會,設立產教融合專項基金。強化縣(市、區)政府部門支持產教融合與集團工作的職責,將其履職情況納入對地方政府部門的年度考核。
岳陽職院出臺產教融合激勵政策,每年年初制定專項經費預算方案,鼓勵校企合作處、各二級學院等單位密切協作,加強與湖南省內外相關企業的聯系與合作。推進各專業群建立校企聯席會議機制,搭建產教資源信息交流平臺。在與企業聯合開展人才培養、技術攻關的過程中,不斷擴大利益交匯點,促進各合作主體深度融合。
此外,岳陽職院不斷完善教師下企業調研制度、產業發展追蹤制度、人才需求信息獲取制度、產業需求內化制度,制定了特色產業學院管理細則和現代學徒制、“訂單班”培養有關管理辦法。目前,已建立和完善產教融合相關制度25個。
打造產教融合平臺
著眼打造大健康專業特色,岳陽職院打出“組合拳”,采取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合作模式,堅持“政府部門主導、區域聯動、校企協同”,積極搭建形式多樣、異彩紛呈的產教融合平臺。
勇立潮頭,岳陽職院先后發起成立全國助產人才培養和基層婦幼保健協作聯盟、湖南省老年健康服務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等多個新型產教融合綜合體。2023年,岳陽職院牽頭對岳陽職教集團進行“改造升級”,構建職業教育與區域產業發展共同體。
岳陽職院積極打造市域產教聯合體。2024年、2025年,岳陽市先進裝備制造產教聯合體、現代農業及食品加工產教聯合體先后揭牌成立,“政校行企”等協同發力,服務地方產業發展。
在建設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方面,岳陽職院聯合成都醫學院、湖南森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發起成立全國數字化社區居家養老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成員單位共140家。目前,學校牽頭組建或參與的各類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達12個。
堅持高起點謀劃、高質量建設。岳陽職院已建成自貿區現代產業學院、游樂設施學院、無人機產業學院等產業學院11家。通過“政校園企”四方聯動,創新辦學模式與人才培養模式。
實訓基地建設風生水起。岳陽職院與300多家企業(醫院)加強合作,建有校外實訓基地262個、教師流動工作站60個,以及校內實訓基地9個。其中,老年健康服務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為湖南省“楚怡”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以創新項目為載體,岳陽職院建立“一群一隊一平臺”產科教協同機制,已構建各級科技創新平臺19個(其中,國家級別科技創新平臺1個),跨單位、跨專業組建科技創新服務團隊9個。
彰顯產教融合實效
產教融合雙向賦能,人才培養、產業發展比翼雙飛。
積極推進現代學徒制、現場工程師培養。岳陽職院與湖南華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聯合開展現代學徒制培養,已培養學生1521人。岳陽職院依托相關平臺,以機電一體化技術、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等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為基礎,聯合際華橡膠工業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現場工程師培養,為其成為行業頭部企業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訂單班”培養大放異彩。近年來,岳陽職院與湖南省、岳陽市衛生健康部門等聯合開展基層醫療衛生人才本土化培養,共培養護理、臨床醫學等6個專業畢業生2003人。近3年,岳陽職院與深圳華僑城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中創空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業合作,開辦“訂單班”126個,培養學生5600余人。
企業“出題”、團隊“答題”,推進“產學研用創”融合。針對區域產業發展需求,岳陽職院科技智庫專家、科技特派員為園區110多家企業開展產品研發、技術改造和產品孵化。科技項目“廢液焚燒裝置鍋爐熔融物溜槽研發”破解石化產業技術難題,實現了成果產業化;合作完成制造強省專項項目“量子點免疫熒光層析診斷試劑建設”,突破了無機納米晶體材料量子點的有關技術障礙;參與湖南重點科技項目“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體聯合檢測化學發光試劑盒”“注射用重組葡激酶工藝”研發,產品在市場上獲得廣泛認可。
近年來,岳陽職院服務企業共突破關鍵技術81項,取得專利194項,開發國家或行業標準45個,開展技術服務合作項目191項,進校經費3078萬元,為企業增效2.92億元。
當前,岳陽職院正在制定“十五五”產教融合發展規劃,力爭實現“產教融合高質量、辦學能力高水平”,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服務能力,奮力譜寫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和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創建的新篇章。(姚紅 胡海林 粟荔)來源: 《中國教育報》2025年9月1日0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