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廣告策劃與營銷專業對原有課程體系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貼合實際崗位需求對課程體系進行重塑,不僅涵蓋了專業知識,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專業鼓勵教師根據行業發展趨勢和實際市場需求,將崗位技能要求融入課程體系,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和方法,并將其應用到教學過程中。緊密結合當前新媒體運營行業的實際需求,在全媒體廣告策劃與營銷專業中開設“新媒體營銷”“短視頻拍攝與制作”等課程,幫助學生掌握最新的新媒體技術和廣告策略全流程技能。例如,在“短視頻拍攝與制作”課程中,專業通過與新媒體企業、廣告公司等相關企業的深入溝通和調研,將短視頻制作和運營崗位技能要求細化為課程教學內容,從項目前期的策劃(包括市場調研、目標受眾分析、創意腳本撰寫)到拍攝階段的設備選型、場景布置、演員指導,再到后期的剪輯、特效添加、字幕制作以及最后的發布推廣,學生全程參與,模擬短視頻制作團隊的工作模式,為今后進入新媒體行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專業教師通過這種參與實戰項目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完成指定任務的過程中鍛煉和提高職業技能水平和崗位適應能力。在與企業深度合作的過程中,專業教師將真實的工作崗位和職業技能要求融入課程教學,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接觸到實際工作場景,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專業知識。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還培養了職業素養和團隊合作精神。
校企合作,融合教育資源與企業實踐
全媒體廣告策劃與營銷專業通過與多家知名企業合作,開展訂單式培養,實現教育資源與企業實踐深度融合。其中“百萃訂單班”就是這一模式的成功案例,企業參與課程設計、教學實施和考核評價,學生畢業后直接進入企業就業。這種模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也滿足了企業的用人需求。專業邀請企業專家擔任兼職教師,定期為學生授課或舉辦講座,分享行業最新動態和實踐經驗,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也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行業需求,權衡自身發展。專業注重實踐教學,通過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崗位體驗。積極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開發課程資源、建設實訓基地,探索產教融合新機制。例如,與廣州粵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了校企合作協議和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框架協議,并舉行了“公共實訓基地”“產教融合示范實訓基地”授牌儀式,不僅提供了先進的實訓設備和良好的實訓環境,還為學生創造了更多直接與企業專家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行業動態和前沿技術。
產教融合,構建人才培養生態鏈
在全媒體廣告策劃與營銷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經貿學院全媒體廣告策劃與營銷專業作為行業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注重將產業發展和教育過程緊密結合,共同推動人才培養和產業升級,構建人才培養生態鏈。專業通過與政府部門、行業、企業等多方合作,推動教育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專業緊密結合廣西地方特色產業,開展人才培養和科研服務工作。與廣西南寧綠田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并開設“直播營銷”課程,培養了一批既懂農業知識又精通直播技巧的復合型人才,助力農產品上行。在科研服務方面,專業教師與企業共同探索全媒體營銷策略,如參與“南寧圣展酒店品牌全媒體推廣策略研究”橫向課題,將研究成果應用于企業實際營銷工作,有效地提升了品牌的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實現了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此外,政府部門在產教融合中發揮著重要角色,通過政策引導與資源調配,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助力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下一步,專業將持續深化產教融合,創新校企合作模式,打造集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于一體的人才培養生態鏈,為全媒體廣告策劃與營銷行業輸送更多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多年來,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持續發力,積極拓展崗課融合的深度與廣度,確保課程內容與崗位技能需求緊密對接;加強校企合作,構建校企合作命運共同體,在人才培養、科研創新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深化產教融合,實現產業資源與教育資源的無縫轉換。通過以上措施,構建了既符合現代教育理念又貼近產業實際需求的人才培養體系,為社會輸送了一批批優秀人才,不僅為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也為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來,全媒體廣告策劃與營銷專業將繼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完善“崗課融合、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育人模式,努力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職業教育品牌,培養更多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所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郭靜)信息來源: 《中國教育報》2025年3月5日10版


